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名录
(共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故宫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共62个)
中国民族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图书资料馆
南开大学图书馆
河北大学图书馆
山西省祁县图书馆
吉林省图书馆
吉林省长春图书馆
吉林省吉林市图书馆
吉林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信息中心
江苏省无锡市图书馆
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省镇江市图书馆
江苏省吴江市图书馆
扬州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杭州市图书馆
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
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省绍兴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瑞安市文物馆(玉海楼)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省萍乡市图书馆
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
山东省烟台图书馆
山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
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孔府文物档案馆
河南省新乡市图书馆
郑州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
湖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暨南大学图书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重庆市北碚图书馆
西南大学图书馆
四川省成都图书馆
四川省泸州市图书馆
四川省南充市图书馆
四川大学图书馆
四川省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兰州大学图书馆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图书馆(藏经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共38 个)
石家庄市图书馆
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
徐州市图书馆
天水市图书馆
太原市图书馆
泰安市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河北省保定市图书馆
辽宁大学图书馆
山西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博物馆
郑州市图书馆
桂林图书馆
赣州市图书馆
柳州市图书馆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浠水县博物馆
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
西安博物院
淄博市图书馆
安徽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常州市图书馆
南京市博物馆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西北大学图书馆
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苏州博物馆
沈阳市图书馆
金陵图书馆
宁夏图书馆
河北省图书馆
扬州市图书馆
西泠印社
文登市图书馆
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
抄本
稿本
批校本
影印本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 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影印本展开 我国古代的图书,主要是以写本和印本两种形式流传后世的。由于写刻的时代不一,地区有异,写刻者不同,以及抄写方式和刻写方式的差别等原因,古代图书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我们通常把研究这些版本的学问叫古籍版本学。
编辑本段雕版印刷的出现
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开如发明的是雕版印刷,这应是家喻户晓的事情。所谓雕版,是指用木板雕刻。木板选料有讲究,质地太松不适宜,所以一般用梨木和枣木,前人把刻印书叫做“付之枣梨”, 印书一般都用黑墨,但第一遍印时为了便于三校,有时也用蓝色或红色印,清代以到民国时刻书则多用红印,也有用蓝印,当然也可以不用红蓝试印直接用黑墨印。 雕版印刷发明的时代,明清以来有种种讲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隋文帝开皇时说和唐太宗贞观时说。雕版印刷进入五代,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即不再停留于刻民间需要的日用印刷品以及一些字书、宗教读物,而转入刻印正统的书籍。重点是刻经,这不仅因为在封建社会中经是最主要的、为人所必读的书籍,而且和唐以来推地科举制有很大关系。
编辑本段书册制度
是指书籍的形式,再具体点可以说是单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说是从卷子到册叶的过渡形式。翻到哪里就可翻到哪里,查找起来极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极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叶”的名称。旋风叶进一步演变就成了“蝴蝶装”。到蝴蝶装书已不用长条木板印刷而改用长方块木板印刷,成为若干单页装订起来的书籍。
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叫“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余纸,上边叫“天头”,下边叫“地脚”,左右都叫“边”。版面的四周叫“版框”,拼成版框的粗线叫“边栏”,也叫“栏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叫“左右栏”。边栏只有一条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在粗线内侧现加一条细线叫“双边”或“双栏”。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三种形式,而绝无作上下双边而左右单边的。版面用直线划分成若干“行“。版面中间一行,不刻正文(当然也不刻小注),叫“版心”,也可叫“中缝”。版心往往用花纹或横线分划成三段,花纹按其形状叫“鱼尾”。只有上面一个鱼尾,下面用横线的叫“单鱼尾”,上下都有的叫“双鱼尾”。 蝴蝶装有个缺点,即由于书页的后半页的背面和第二页前半页的背面不相连,读下去必须连翻两页,平时打开书来,也往往遇上空白的背面,不方便。于是,有人把书页的反面对后面折起来(像后来的线装书那样),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就成为“包背装”,也叫“里背装”。 现在的线装,是明代中期出现的。其所以出现,当是由于包背装在书背处易于破损,破损了光靠两三个纸捻不能把书脑部分压平伏,书的右上右下两角卷起来很不美观。于是在包背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即在打孔订好纸捻后,不再用整张书衣而改用两张半页大小的书衣,分置书前书后,然后在书脑处再打孔穿线订成,所以叫线装。线装是有一定规格的,一般只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书衣在明代多用蓝色(也称磁青色)和棕色(也称古色、古铜色),清代则棕色多一点,个别也用混金的,但清末民国时又喜用蓝色。绝大多数用纸裱两至三层,也有用绫或绢裱制的。在前后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纸,有时可多至两三张,叫“护页”或“副页”,也有人称之为“看页”。 明清时喜欢给线装书做“书套”,雅一点也称之为“函”。用硬纸做亲里,外面裱糊蓝布,里面裱糊白纸,把书四边包起,用两个牙签插紧,只空出书头和书根,讲究的则不用蓝布而用锦,有时还把书头和书根也包起来,叫“四合套”。四合套中讲究的更把书头、书根的两块接边处挖成云纹镶嵌,叫“云字套”。但这些书套因为用桨糊裱 ,易被鼠咬,日子外了又易散坏,因此好多人喜欢用所谓“夹板”。这是用两块和书册一样大小的木板,上下两头各穿上一根布带子,把书册夹住扎牢。木板要结实,多用梓木、楠木、花梨木、枣木、樟木之类。此外,还有些文物性的善本书除了用书套或夹板外还常做精致的木匣子或小木箱子装起来,匣里或社会公德同上刻上书名、版本、册数以及收藏者姓名字号。
编辑本段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北宋继承五代的传统,以官刻为主,官刻中又以国子监词条一即监本为主。 南宋泊本中的官刻本仍以国子监粞为主。当时礴京国子监的书版都被金人弄走了,为了满足读书的需要,新京城颐安府即杭州的国子监覆刻了北宋监本的经注和单疏,现存的《周易正义》、《春秋公羊传疏》、《尔雅疏》就都是南宋初年的监本,不过有的版片已经后来修补过。
宋建本
北宋时福建地区刊刻的书,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两部佛教的《大藏经》,一部是北宋元丰三年在今福州开刻的《万寿藏》,一部是政和二年在同地开刻到南宋乾道八年才完成的《毗卢藏》。 古藉版本学上所说的宋建本,主要是指建宁府建阳县的坊刻本。因为建宁府在宋代属于福建路,而福建地区古称为闽,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闽本。北宋时的建阳坊刻本没有能流传下来,传世的都是南宋时所刻,其为数不多,几不亚于浙本官刻而大大超过杭州的陈、尹诸家坊刻。
宋蜀本
唐五代以来,今四川成都成为与杭州东西对峙的全国雕版印刷中心。北宋开宝四年中央政府专门派人到成都开刻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印本佛教《大藏经》,也称《开宝藏》,是卷子本,字体颇有唐写卷子本的味道,多少夹杂点北魏字体的成分,现在还保存有一些零卷。早期的蜀本已经看不到了,保存下来的最早也只是北宋末南宋初的刻本,此外都是南宋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辽的刻书技术应是从宋传过去的。刻书中心大概不会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的政治中心上京,辽的南京即今北京,倒有成为刻书中心的可能,但也无明文可稽。刻本则长期以来从未有人见过。今天见到的辽刻本,是在山西应县发现的。应县有个佛宫寺,寺里有座辽清宁二年建筑的木结构的释加塔,1974年在塔第四层主像释加牟尼腹中找出六十一件辽刻本。 金初兴时虽然以武力称雄,但也颇重视文化。现存的金平水本为数极少,只有《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壬辰重改正吕太尉经进荘子全解》、《刘知远诸宫调》、《南帝内经素问》、《重编添补分门事苑撮要》、《萧间老人明秀集注》、《新修■音引证群籍玉篇》等几种,基本上都是坊刻。
编辑本段元刻本
元浙本
国子监这个名称当然取消了,但原先南宋的国子监并没有拆毁,而改成了西湖书院,元黄溍《西湖书院义田记》说:“西湖书院,宝宋之太学,规制尤甚,书所刻经史群书,有专宫以掌之,号书库官,宋亡学废,而板库具在。”据考证,其中绝大多数是南宋国子监遗留下来的,也有个别是元代浙江地区刊刻的元浙本。这些地区的家刻本,也和南宋一样还不如官刻之多。现存较有名的有在今浙江淳安的邵桂子编刻《邵氏世谱》,在今江苏松江的业曾南阜书堂刊刻《东坡乐府》,在今江西南丰的西思敬刊刻《元丰类稿》,在今江西南丰王常刊刻《王荆文公诗笔注》。
元建本
元建本上多有牌记,或曰某某书堂,或曰某某书舍,或曰某某精舍,或曰某某书院,一概都是书铺的牌号,和政府设立的书院是两回事。和南宋时一样,在元代官方有时也把书交给建阳书坊刊刻。
编辑本段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前期的刻本,基本上延续了元刻本的风格。除了北方的临汾人明后不再成为别具格局的刻书中心,不再有明平水本之称外,大体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系统。即建阳的坊刻建本继续局守一隅成其小系统,此外全国各地几悉继承元浙本系统成为大系统。此大系统的主要特点即和元浙本同样使用赵体字,而且不论官刻、家刻、坊刻在字体以至版式上几无甚出入,仅管刻手有精粗之别。这种所谓明初本以官刻为多。官刻中包括内府本,国子监本,其他中央机构的刻本,地方官刊的所谓书帕本,以为介于官刻和家刻之间的潘府本。明前期家刻本传世的似不如官刻之多。明前期坊刻本除建本外也不算多。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刻本到这个时期起了一次大变化。变化的最显著之点,即字体由前此的赵体突然改换成整齐的欧体,而版式也由前此的大黑口变成了白口。这个变化始于正德,剧于嘉靖,下及隆庆,其中尤以嘉靖时所刻的数量既多,质量又高,成为明刻本以至我国版本史上的一大特色。“嘉靖本”也随之成为了版本目录上的专用词语。 大概由于这种刻书风格新鲜受欢迎,很快传播到外地,不仅影响到外地的家刻,还影响到官刻、藩府刻、坊刻。这种标准嘉靖本的风格,到隆庆时才逐渐起了变化,向后期的万历本过渡。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从万历开始,明刻本又出现不同于标准嘉靖本的新风格。其主要特点仍在字体和版式,尤以字体的转变更为显著,即由原先虽见方板整齐但仍出于南宋浙本欧体的标准嘉靖本字体,转变成为更加方板整齐、横平竖直,而且横细竖粗、完全脱离欧字的新字体。这种新字体世称“方体字”,但也有人称之为“宋体字”。从现有资料来看,开始用这种方体字刻书是在安徽的徽州。明以来徽州人多外出经商,人称“徽商”。徽商们常到南京、扬州、杭州等地活动或定居,往往会把徽州的刻工带过去,同时徽州刻书又常请苏州的文人主持校勘,因此江浙的刻书风气很快受其影响,随之这种方体字刻本普及到全国很多地区。 万历时还出现了一种所谓“写刻本”。所谓“写刻本”,而是由于嘉靖、万历时刻书字体日益整齐规范,最终产生了完全脱离普通书写字体而专用来刻书的方体字,这时再重新用普通书写字体来刻书,就被称之为“写刻”,称其本为“写刻本”。万历时出现的写刻本仍用赵体字,但讲究的已不像所谓明初本的赵体那样笔道丰利刚健,而转趋流利生动。 天启、崇祯两朝的刻本通称为明末刻本。明末刻本中除保持了万历时的方体字和少数写刻者外,在杭州的坊刻中又使用了一种新的方体字。它不像万历时始创的方体字那么方,那么横细竖精,而变为字体稍长、笔画较瘦的方体字,可称之为长方体字,看上去颇有清朗醒目之感。
编辑本段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刻本,多数继承了明代后期的传统刻方体字本,其中以万历传下来的方体字为主,也有用天启时创制的长方体字和汲古开创制的扁方体字。这时期的方体字本有粗有精。长方体字的本子比方体字本刻得少。清前期这种方体字本以及写刻本的纸张,一般用厚一点的毛边纸或薄一点的毛太纸,而以毛太为多,早一点的也使用明末刻本常用的质地更差的竹纸,另有用一种白色的纸叫连史纸,这些都比较常见。 清代坊刻的章回小说一般也通用方体字,但多数比明后期的建本小说还要拙劣。清代前期刻本中比上述几种方体字本更具特色的是写刻本。顺治时清世祖还宠用宦官,设立十三衙门,汉经厂等依然存在,内府刻书当仍由宦官掌管。世祖死,宦官即被整肃,其首脑吴良辅处斩,十三衙门撤销,其后修书刻书当转归文职职人员办理。所以清代皇家刻书笼统地自可称为内府本,而习惯上将康熙及其后的专称“武英殿本”,还常简称为“殿本”,而顺治时刊刻的仍称之为内府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武英殿刻书在乾隆整六十年间可说进入了全盛时期。所刻书据统计多至三百零八种,到嘉庆时的二十九部、道光时十二部、咸丰时二部就明显地在走下坡路。进入后期同治一部、光绪二十二部、宣统二部然后清朝的统治结束。
在乾嘉学派的推动下,又一次出现了刊刻古书的高潮。这次高潮和明嘉靖时出现的不完全一样,嘉靖时刻古书重在作诗文,乾嘉时则重在讲学问,所刻古书的特点一是注重校勘,多数要写出校语,叫校勘记或考异。再是不惜工本地刻仿宋本,版式行款一依旧本不让变动。这时期不论仿宋本、写刻本、方体字本一般都有内封面,多数是正面题书名卷数,背面题刊刻者或年月,不像明万历以来坊刻本的内封面具有广告性质。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就刻书事业来看,乾嘉的全盛时期过去之后,到这时却颇有点复苏的气象。其标志则是在好些省会正式办起了公家的刻书机构,叫书局,刻印了大量价廉而质量也不坏的书籍。前此地方官刻书全凭官们个人的喜好或需要,不曾设立过专职的刻书机构,所以这时书局的设立可说是我国出版史上一件大事。以致到民国时好多公私出版机构还承用了书局这个名称,即至今日仍有中华书局之称。 按设置地点来讲,在南京的有金陵书局,人民国幷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有江楚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扬州的有淮南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苏州的有江苏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在杭州的有浙江书局(人民国改为浙江省立图书馆附设印行所),在南昌的江西书局,在武昌的崇文书局(人民国改湖北官书处),在长沙的有传忠书局、思贤书局,在成都的有存古书局,在济南的有皇华书局(后改山东书局),在太原的有浚文书局(后改山西书局),在福州的有福州书局,在广州的有广雅书局(人民国改为广雅版片印行所),在昆明的有云南书局,在贵阳的有贵州书局。这些书局刊刻的书,人们通称之为“局版”、“局本”。
编辑本段活字本
不用整片的木板来刻书,而改刻单个可刷印的反体字,不要印书不须雕版用这些单个字拼排就能印,印毕拆散这些单个字又可用来印别的书,灵活而不像雕版印刷那么固定死。所以当年沈括把这种用单个字拼排的书版叫“活板”,后来就称这些拼版用的单个字叫“活字”,印成的书叫“活字本”,以便和整片雕版的刻本相区别。
编辑本段套印本
不论刻本或活字本,一般都用一种颜色来刷印,其中最常用的自然是黑色,试印本或其他特殊情况有用蓝色或红色的。套印本则印一部书一页书用两种颜色,即除黑色外还用红色,而且是把这印黑色的文字和印红色的文字分别刻成两副版片,先在纸上刷印黑色的,再把红色的套上去刷印,刷印成既有黑色即墨色、又有红色即朱色的本子,人们称之为“朱墨套印本”,更常省称之为“套印本”。
编辑本段插图本
在书上配刻了图书的
,通称为“插图本”,也可称“带图本”,再由此派生的以图书为主体的书则通称为“书谱”。这些都是我国雕版印刷中固有的东西。
编辑本段抄本
抄本,过去多写作“钞本”,如今则习惯作“抄本”。这里讲的抄本是指刻本出现后派生的抄本,即绝大多数是从当时已难得的旧刻本抄录及展转抄录的本子。
编辑本段稿本
“稿本”,广义的是凡撰写的文章著作没有付印的都应叫稿本,付印了那原稿也仍是稿本。但古籍版本里的稿本,只是指总论第一章古籍范围之内的书籍的稿本。此外的近现代人著作的稿本如是名字且有价值者自宜珍藏,但不在这古籍的稿本之列。
稿本又应分为三类,即“原稿”、“清稿”和“写样待刻稿”。原稿:是作者的手稿,一般是亲笔。清稿:原稿往往要经作者涂改,涂改得多了,就由作者自己或请别人重抄一遍,叫清稿。写样待刻稿:著作要刊刻时,如第三章所说要在印好的方格纸上用刻书的字体、刻书的要求把全书腾写一遍,叫做“写样”。
编辑本段批校本
“批校本”,是一个笼统的广义词,它包括了“批本”、“校本”、以及既校又指的“批校本”。批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施加批评圈点。校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用其他刻本抄本或其他古籍来校出异文,改正文字。批校本:这是狭义的批校本,即指既校又加圈点评语的本子。
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叫“过录本“的,是借到了一部名人或有价值的批本、校本或批校本,自然另找一部相同的刻本把这种批校原样过录在上面。
编辑本段影印本
这里所说的是影印本,是狭义的专指我国古籍的影印本,是把古籍的刻本以及前面讲过的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等摄影后制版印刷,
印成基本上保留原书面貌的本子。这种摄影和制版的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这以前要新本子保留原书面貌,只能用前面讲过的仿刻、覆刻等办法,但即使最精细的覆刻,也不如这种影印的新技术之能不走样。因为这种新技术引进后,很快地“洋为中用”用在影印古籍上面,从清后期开始,到民国时已基本上取代了前此仿刻、覆刻而成为古籍出版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用来影印古籍的技术,大体有石印、珂罗版印、金属版印、照相胶版印几种。
终极破甲武器:锤在古籍上的征战史
在古代,将锤类武器统称为“椎”。但是椎仅仅是锤的原始形态,在西周和之后的春秋及战国时代,便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野。长杆的在与钝刃结合后逐渐演变为殳及后世的棒类武器,在宋代演变为诸多形制,明代的刀棒或大棒也属此类。另外短柄的则就演变为后世的锤、骨朵等武器。在战国时期,锤或者椎并不常用于战阵,但是却有诸多使用记录,笔者便将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例子记载如下。
其一、窃符救赵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信陵君利用屠户朱亥,用大锤诛杀了晋鄙,方才取得了军权救援赵国。“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王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吾今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其二、椎击秦皇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灭韩,韩人张良为韩报秦仇,悉以家财求客刺秦始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可见当时椎这种武器比较沉重,可以挥击也可以投掷,都是非身强力壮的勇士不能使用。但是因为杀伤威力过剩,所以在直到隋唐之前,“锤”并不运用于军中为制式武器。但是在唐代则有《唐律疏议》中记载“狱官令”中则出现了类似于带头短棒的刑具。在五代时期,因为盔甲技术的升级,同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影响,打击类武器开始大行其道。宋代首先出现“骨朵”记载的是宰相曾公亮编纂的《武经总要》,其中记载为:“蒜头骨朵以铁若木为大首,迹其本意为脉(胍)肫,大腹也。谓其形如脉(胍)而大,后人语言为 以胍为骨,以肫为朵。其首形制不常,或如蒺藜,或如蒜头,俗以随意呼之。”
从史籍和考古学资料上看,在当时不单是宋朝,辽、金、西夏也都使用这种兵器,因为它本来就是由草原牧猎民族自上古便常见的格斗兵器,最适合于骑马作战。同时骨朵也常作仪卫兵器使用。《宋史仪卫志》:“凡皇仪司随驾人数,崇政殿只应亲从四指挥,共二百五十人,执檠骨朵,充禁卫。”河南禹州白沙北宋一号墓,以及内蒙古、辽宁或其他地区的辽、西夏、金墓壁画中,也都有手执骨朵的仪卫形象。在战场上锤虽非制式兵器,但作为杂式武装,也多有士兵和将领使用。如《宋史岳飞传附子云传》中记载:“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登城。攻下随州,又攻破邓州,襄汉平,功在第一。”这段记载在后世也被小说、戏曲等采用并有诸多改编,如著名京剧《八大锤》等。
宋、辽以后的蒙古、元,锤、骨朵是骑兵擅用的兵器,近战肉搏,得心应手。此时的锤的形状多为瓜形,六棱或八棱。明清两代仍沿用元代的瓜锤,有铜制的,也有铁制的。同时也把它做仪仗使用,装长柄,锤首鎏金鋈银,称为立瓜或卧瓜。除了用作普通肉搏外,就如从战国时期的两个故事中看到的,锤还可以用作投掷,因此其也派生了一个亚形。其形状呈球形或方体,与骨朵大同小异,但没有装木柄的銎孔,而在球体的顶端或方体的一侧铸有半环形钮。通过环钮系上绳索,投掷击杀敌人,时人形象地称之为流星锤,也叫做飞锤。
一般多做暗器使用,对于战国时代只能掷出无法收回的缺点,也通过加以绳索进行改进。明天启年间茅元仪编纂的《武备志军资乘器械三》中记载了其使用方法:“锤有二,前者为之正锤,后面手中提者为之救命锤。”意思便是使用时,前面之锤用于击敌,后面的则用于防备。前一击不中时,用后面的锤以防不测。这种流星锤在先秦的鄂尔多斯草原牧猎兵器也可以见到,有的呈球形,外面突出乳丁,有的作多面体,还有的呈秤砣状。不论其形状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鼻钮。它们既可以穿上绳索做流星锤使用。还可系短索,索上再接短柄,做链锤使用,若甩动起来,其击打力度比普通骨朵更强。后来,元朝的蒙古骑兵也使用这种链锤,锤的形状多呈六角形。而在明代火器普及后,锤的作用和大多数的打击兵器一样日渐式微,尽管清代仍有使用,但是多是充作表演或者礼仪所用了。
公元七世纪前,蒙古人的住房是皮棚。那时有相当多的蒙古人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他们把猎获的野兽皮剥下来,覆盖在木头支起的架子上作为住房。到公元八世纪以后,蒙古人逐渐脱离皮棚,住进了毡包。《蒙古秘史》中称“斡鲁格台儿”或称“失勒帖速台格儿”,意思是有天窗的房子和有编壁的房子,都是指蒙古包而言,我国汉文古籍称穹庐、毡帐,也叫帐幕。
1内蒙古的文字
内蒙古的蒙古文字不是象形文字。自从蒙古人开始记录自己的语言以来,蒙古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当蒙古人没有由于蒙古没有文字,所以必须用其他友好邻邦的语言来记录蒙古文。传统的蒙古语是在维吾尔字母的基础上形成的。早期蒙古文字的发音、拼写规则和线条与回鹘文字相似,故称回鹘蒙古文。
在17世纪,这种传统的蒙古语对满语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内蒙古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内蒙古唐我不会说满语。
内蒙古面积118万多平方公里,东西跨度巨大,总人口2400多万。虽然是蒙古族自治区,但实际上内蒙古80%是汉族,蒙古族占18%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民族。
在整个内蒙古,各民族都讲自己的语言,但汉语是通用语言。
总的来说,内蒙古的汉语方言有三种,一种是标准官话,一种是东北官话,一种是山西话,也就是山西话,大致就是这三种。
3内蒙古的文字是什么样的
内蒙古,顾名思义,蒙古族很多。同时还有其他民族。但是以蒙古人为例:
许多蒙古人说蒙古语,写蒙古语。
也有很多蒙古人说汉语,写汉语。
所以内蒙和内蒙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4内蒙古的文字是什么文字
西里尔蒙古语主要是外蒙古人使用,而回鹘蒙古语是内蒙人使用!
5内蒙古的文字符号是什么
内蒙古大草原,马头琴,那达慕,蒙古包,成吉思汗,草原英雄姐妹,蒙古族,敖包,蒙古马,红山玉龙是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十大文化符号的征集过程历时一年。按照特征丰富、识别广泛、积极健康、有影响力、表达简洁准确的标准,以及特定内涵、识别性、影响力、代表性、单一性等特征,最终从210个中选出10个文化符号。
6内蒙古的文字简介
年,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24706321人,其中汉族人口19650687人,占7954%;蒙古族人口4226093人,占1711%。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的语言主要有东北官话、北京官话、晋语、蒙古语等。
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唯一有自己繁体字的语言。中国蒙古语的方言差别不大,各方言之间可以互通。可分为内蒙古方言(中部方言)、巴尔胡——布里亚特方言(东部方言)、卫拉特方言(西部方言)三种方言。其中,内蒙古方言是中国蒙古语的基本方言,在中部最具代表性。
7内蒙古的文字是藏文吗
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联邦等国。我国蒙古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是在回鹘墓的基础上创造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目前蒙古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而中国。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是音标,属于辅音类型。分为三个部分:辅音字母,元音,标点符号。其中辅音30个,元音4个,反字母5个(用来拼外来词)。
汉藏语主要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亚洲部分地区。中国拥有最多的汉藏语人口。
8蒙古国的文字和内蒙古的文字
年蒙古文字形成之前,有契丹族的契丹语、女真族的女真语、党项的西溪语、突厥族的突厥语、回鹘族的回鹘语、藏族的藏语。在这些少数民族语言中,契丹语、突厥语和匈奴语对蒙古语影响较大。突厥语
鄂尔多斯有很多古突厥语和匈奴语,也叫古蒙古语,很多人会我现在不明白。如果我的祖母叫我BagaEnchu(小牧羊人)或者我的小牧羊人小时候,现在的年轻人不不明白什么Enchu意味着。后来,我给自己起了个笔名Enchu。第一,我做过牧羊人;第二,我想起了我奶奶;第三,我希望人们不要忘记古老的蒙古语。
蒙古文字最早是根据突厥语和回鹘语文字的语音特点制作的,但回鹘语文字的横写被改成了竖写。在忽必烈他命令喇嘛巴斯巴在藏语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的蒙古语词,即巴斯巴文。有42个字母,包括10个元音(A,E,I,O,V,ue,U),32个辅音(N,ng,B,P,H,G,M,L,S)。307年,喇嘛s八位一体组合根据维吾尔字母进行了改革,基本形成了今天使用的蒙古语。
满清s崛起,一度借用蒙古语。明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额尔德尼卡盖等人参照蒙古语做了一部满文。康熙年间,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怎么改变呢?元音6个,辅音18个,与蒙古古文的元音、辅音完全相同。
9内蒙古的文字翻译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04年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蒙古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繁荣发展,使蒙古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蒙古语言文字是自治区通用的语言文字,是实行自治的重要工具。
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同时使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蒙汉两种语言文字可以是主要语言文字。
第三条人自治区各级政府应当推广蒙古语的标准发音,统一蒙古语的规范书写,以自治区正蓝旗为代表的察哈尔方言为蒙古语的标准发音。
第四条人各级政府保障蒙古族公民学习、使用、研究和发展蒙古语言文字的权利,鼓励各民族公民学习、使用和研究蒙古语言文字。
第五条人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蒙古语言文字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内蒙古语言文字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
有关部门的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蒙古语言文字工作。
第七条人各级政府应当对学习和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学习和教育
第八条人各级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和扶持以蒙古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通晓蒙汉两种语言文字的各类专业人才。
第九条人民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逐年增加对蒙古语言文字教学教育的投入。
第十条人各级政府对使用蒙古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给予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对使用蒙古语言文字教学的学生减免学费、杂费和书本费,并实行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十一条使用汉语教学的蒙古族中小学应当开设蒙古语课程。
第十二条蒙古族人口较多的盟市应设立用蒙古语教学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十三条各类高等院校逐步加强或增设以蒙古语授课为主的兰语专业
第十四条人各级政府应制定特殊政策,为用蒙古语授课的大学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国家机关、人民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接收用蒙古语授课的大学毕业生。
第十五条人各级政府应当为蒙古族聚居地区的农牧民提供以蒙古语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并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的配套建设。
第三章使用和管理
第十六条国家机关和人民的公文各级党组织都应当使用蒙汉两种文字。
所有国家机关和人民驻自治区的社会团体应当遵守前款规定。
第十七条在各级国家机关中,人民的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开展工作并达到自治区规定标准的人员,享受蒙汉语言文字津贴。具体办法由人民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十八条国家机关、人民各级团组织和机构应加强蒙古语文翻译机构和队伍的建设,配备翻译人员。
人民国家机关中的蒙古语翻译各级团组织和事业单位享受蒙古语文翻译人员岗位津贴。
国家机关和人民各级团组织从事蒙古语言文字翻译工作并获得专业技术职务的,在医疗保险、住房、差旅费等方面享受与专业技术职务同等的待遇。
第十九条国家机关、人民各级组织和机构在举行大型重要会议时,应当使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召开全体会议时,应根据与会人员的情况使用蒙汉两种语言。
第二十条各级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应当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各级信访部门应当接待和处理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群众来信来访。
第二十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市场语言文字应当使用蒙古语和汉语。
社会用文的具体管理办法由人民自治区人民政府。
第二十三条公共服务行业向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公民提供服务时,应当使用蒙古语言文字。
第二十四条国家机关、人民各级团组织和机构应合理配备蒙、汉工作人员。
第二十五条国家机关、人民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为录用和选拔国家公务员、聘用工作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等各类考试提供蒙古语试题。考生可使用蒙古语进行笔试和面试。同等条件下,蒙汉两种语言都精通者优先。
第二十六条各广播电视**机构要加强蒙古语演职人员建设,编播符合大众需求的蒙古语节目和影视作品,增加播出时间和频率。
各级文艺团体应增加蒙古文文艺节目。
第二十七人各级政府应当支持蒙古文教科书、课外读物、音像制品、蒙古文报刊的出版发行和蒙古文网站的建设。
人各级政府要开辟多种发行渠道,鼓励商业、供销机构代销蒙古文图书,提倡集体和个人开办蒙古文书店,并给予政策支持。
各级新华书店要做好蒙古文图书的发行工作,设立销售柜台。
第二十八条人各级政府应当逐年增加对蒙古文广播、电视、**、报纸、图书出版和网站的投入和补贴。
第二十九条蒙古族聚居地区的基层文化站、图书馆应当提供蒙古文图书、报刊,放映蒙古文影视作品。
第四章科学研究
第三十一条人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蒙古语言文字科学研究的领导,统筹安排重点科研项目,统一管理,纳入自治区科研计划,并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机构和有关高等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培养蒙古语言文字研究人才,不断扩大蒙古语言文字研究队伍。
第三十二条蒙古语言文字工作人民组织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蒙古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
自治区人民州政府蒙古语言文字办公室组织蒙古语言文字等级考试,对以蒙古语为职业语言的在职人员进行蒙古语标准语音培训和测试。
第三十三条人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蒙古语言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蒙古古籍的抢救、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第三十四条人各级政府应当加强蒙古语言文字的跨地区合作和国际交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由蒙古语言文字工作行政主管部门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民上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处理。
第三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而不使用,或者阻碍公民使用蒙古语言文字,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如果蒙古人民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对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10内蒙古的文字简称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首府。位于中国北部,地理位置在北纬3724—5323和东经9712—12604之间,东北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接壤,南与山西、陕西、宁夏接壤,西南与甘肃接壤,北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它属于西北地区,有四个地理分区。
11内蒙古的文字怎么写
不一样,但是你看起来很有想象力。哈,是这样的。内蒙古的蒙古文字也和人民不一样蒙古南部共和国(外蒙古)
内蒙古的蒙文和汉语拼音字母类似,拼出来的字都是右侧上下写读,而外蒙古的文字也和汉语拼音字类似,都是从左侧横着写读。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重视对蒙古族文化遗产的整理与出版,先后出版了《蒙古秘史》、《蒙古源流》、《黄金史纲》等蒙古族史学著作,出版了久传不衰的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格斯尔》、《江格尔》,近代蒙古族著名作家尹湛纳希的巨著《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以及蒙医古籍精典《四部医典》、《蒙医金匮》、《金光注释集》等, 除此以外,还注重对研究蒙古族历史,风俗等著作的出版,先后出版了《成吉思汗史记》、《世界征服者史》、《东胡史》等一大批介绍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社会变迁、民族发展的著作。为适应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需要出版了《二十八卷本辞典》、《蒙古语词根词典》、《蒙古语辞典》、《汉蒙词典》、《蒙古语正字法词典》等,这些工具书为规范蒙古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现代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等始终是出版的中心课题,近年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了全面反映自治区区情的蒙汉文图书,如《辉煌五十年·内蒙古》(光盘)、《内蒙古大辞典》、《沙漠学》、《蒙古文学五十年》、《纳·赛音朝克图全集》,以及当代内蒙古作家 巴·布林贝赫、乌云、齐木德通尔吉、玛拉沁夫、阿·敖德斯尔、扎拉嘎胡、云照光、张长弓、杨啸、巴·格日乐图、乌热尔图、阿永嘎、阿尔泰等人的作品。
在立足内蒙古的前提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批面向广大读者,有一定品位,受到社会各界欢迎的图书。在蒙文翻译出版方面出版了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以及中国著名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的作品,还用蒙古文出版了世界文学名著,《母亲》、《高老头》、《悲惨世界》、《复活》、《静静的顿河》、《莫泊桑短篇小说选》及《安徒生童话》、《无顶庙》、《清澈的塔半尔河》、《影响力的本质》……
汉文图书的出版依托雄厚的文化底蕴,面向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出版了异彩纷呈的各类图书。《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五十年》、《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等,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当代中学生思考”系列丛书将我们带入了纯真少年的精神世界;《实用电工3000题》一版再版,受到了读者称赞;毛宗岗评注全图绣像《三国演义》给人们提供了古代名著的一个优良版本;《权延赤文集》介绍老一代党和国家***的业迹与生治,打开书本使人又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逝去的年代;《盛世危言》读后使人感受到近代文人对祖国的挚爱与忧虑;《中国近代经典散文》把近代文学大师的雅言佳构汇集成册,奉献给读者;《知识改变命运的六种能力》介绍知识的魅力,激励着奋发向上的精神……
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内蒙古排第6。
近日,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于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发布。排名结果显示,内蒙古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293、内蒙古第6。
内蒙古民族大学(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位于内蒙古东部通辽市,是一所综合型民族大学,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3314亩,校舍建筑面积41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0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18万册。
设有23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9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
有教职工1975人,各类在校学生24216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1274人、专科学生214人、硕士研究生2291人、博士研究生17人、成人本专科生300人,留学生120人。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4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58万册,中蒙文古籍14000余册,中外文报刊3000余种,中文外数据库近30个,形成以蒙古学及科尔沁文化研究文献、蒙医药学文献、地方志文献为特色的、多学科、多层次、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本文2023-08-04 11:32: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999.html